緣來緣散終有時,大麥離開有風小院回歸生活
《去有風的地方》正在熱播,除了云苗村的原住民外,居住在有風小院里的人,都是來了又走,走了又有新的人來。
說是主角,其實到底也是租客。有風小院三個月起租,可以續租,但不管租期多長,最終還是要離別。
第一個離開有風小院的是整天打坐念經,心如止水的馬丘山(涂巖松飾演),馬爺。
他在漫長的一年的打坐里,腦子不停轉動,總算積攢了重新出發的力量,找到了人生目標,創業方向。
然后大麥(馬夢唯飾演)租期到,不續租,大麥原名周晴天,是一位冷門網絡作家,善寫懸疑推理類的小說,由于長期的不出門導致她有一點點的社恐。
大麥原本是寫作上遇到瓶頸,從而來到云南尋求靈感,成為了有風小院的租客之一。
剛開始的大麥,說話小心翼翼有點結巴,還好遇到了社牛許紅豆跟娜娜。
大麥沒有寫作靈感寫不出來文的時候,她們暖心安慰,娜娜跟許紅豆還注冊了號在網上,大麥的書底下,匿名幫大麥懟黑子。
帶著大麥走出屋子呼吸新鮮空氣,去做鮮花餅,去露營看星空,去摘梅子。拜托來云苗村拍宣傳片的導演去開導大麥。
在這里她收獲了友誼,同時也想通了自己未來的路,她要繼續在寫作這條路上耕耘。
畢竟相比于朝九晚五的工作,寫作帶來的成就感更讓她開心。
并且她已經開始了新故事的連載,開了新坑。
再不舍得娜娜、紅豆,大麥也得回到生活里去了,要回家,去勸說爸媽。
回到家的大麥被爸爸反將一軍
大麥是網絡作者,全職,在家為了趕稿足不出戶,沒有社交也沒有生活,她的父母很擔心她。
母親雖然支持她去追自己的夢,但到底擔心她的生活狀態。而她的父親是一位老師,工作穩定,所以也期望女兒能畢業了當一位老師。
但女兒大麥偏偏事與愿違,選擇了當一名網文作者,全職在家里寫作。過去幾年里,老兩口看著女兒大麥的狀態,一點點變得跟小時候不一樣,斷絕社交,足不出戶,我想他們一定是成宿成宿的擔心吧。
然后只能勸大麥,去找份工作,出門,融入社會,結交幾個朋友,哪怕只是工作上的同事也好。
回到家的大麥,與父母展開談判,答應父母一周四天出門,連保證書都寫好了。
結果父親直接給她送了條狗,說一周遛四天,剩下的天數讓它在廁所解決問題。
但其實,狗能憋嗎,只能天天出門,養了它就要對它負責到底。
大麥在有風小院里的時候,很喜歡招貓玩,但是通過她發給娜娜的視訊來看,她不喜歡狗甚至有點崩潰,怕狗。
看的娜娜跟觀眾在屏幕這邊嘎嘎大笑。
雖然這段屬實有點好笑了,但是卻可憐天下父母心。
大麥的爸爸用迂回婉轉的方式,關心著女兒的身體健康,擔心她天天待在家里憋壞了。給她送了一條陪伴型的狗。
之前,他們希望大麥能出門找個正經的工作,擰不過大腿之后,選擇了迂回的方式。
在云苗村的時候,大麥來接娜娜下班,一條筆直的馬路,道路兩旁開滿了油菜花,娜娜說:「當妳處在人生一個很痛苦的階段的時候,只會胡思亂想精神嚴重內耗,這對解決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是這個時候呢,只要妳出門走一走,多跟人聊聊天,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多曬曬太陽,還有多吃吃好吃的,慢慢的就會有力量的。」
想通了的大麥,回家答應父母一周出門四天,不會再封閉自己了,但父母卻表示不信任,反手就送了一只狗狗,白色的修狗給女兒。
都說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大麥的爸爸,在愛女兒這件事上,真的真的很用心。連選擇養什麼寵物都精挑細選過。
眾所周知,貓是高冷的動物,它只在需要的時候,來找鏟屎官。但 狗是熱情的需要陪伴的動物,狗狗需要妳安撫,需要陪玩,需要出門社交,需要妳的注意力。
因此養狗是比養貓還費時間跟精力的事情。
而大麥的爸爸送狗,是希望女兒不要整天困在屋子里,對著電腦,哪里也不去。由狗帶著她出門,走進世界繁華里。
去聽雨,賞雪,感受風,迎日出,邂逅日落。
因為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不是孤獨俠,長久不社交,會被很小事情打敗從而產生不良的情緒。
周爸爸周媽媽給女兒取名周晴天,是因為生她的時候,是個晴天。
同時也希望她將來的人生一路都是晴天,沒有下雨天。沒有苦難,一生順遂,晴朗無云,這是當父母的美好祝愿。
周爸爸周媽媽雖然只是在大麥的言語里出現過,在短暫的視訊聊天里見到過,但我對這個角色印象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