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陽》看懂松楊想要當話劇男一背后的心機,才懂他有多虛偽

古月 2023/03/15 檢舉 我要評論

松楊原本是戲話劇院的一名學徒,是話劇院台柱子丁可芒的學生。

當年他不顧恩師的阻撓,毅然決然離開了話劇院,那個時候他還年輕不懂恩師對他的苦心。

不過至少松楊是幸運的,因為至少他離開后獲得了名與利,他紅了,成為了流量明星,通告片約不斷,名氣居高不下。

面對鮮花和掌聲,年輕人很容易沉浸在其中,享受這種焦點的關注。

在這個以流量為王的時代,松楊能夠脫穎而出說明他的優勢,也說明他的幸運。

但是這個世界上有得必有失,松楊獲得了流量,但他的演技實力卻一直被質疑。

到了快三十歲的年紀,青春飯還能吃多久?沒有實力,沒有過硬的專業作品,松楊的淘汰是遲早的事情。

畢竟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乏美貌的面孔,而觀眾都是喜新厭舊的,時間久了再美的面孔也有審美疲勞的那一天。

而在三十歲的路口,松楊必須要面臨轉型了,對他來說這個時候最迫切需要的是一部證明自己實力的好作品。

松楊受到的刺激

其實松楊想要轉型成為實力派,最開始是因為他的內心受到了刺激。

第一:頒獎典禮被輕視。

松楊因為自己的流量和人氣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項。

原本應該給他頒獎的人是重量級嘉賓陳姜戈先生給他頒獎。

很顯然陳姜戈是一名演藝圈的實力派前輩,而且還是松楊的偶像。

能夠得到來自演藝界前輩的認同對年輕演員來說是一種肯定,對年輕的松楊來說能夠得到前輩的肯定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自信。

但是陳姜戈沒有出現,而是換了另一個人,雖然主持人說是因為陳姜戈老師在后台出了意外,其實松楊心里明白人家看不起他。

人家覺得他擔不起這個最佳男演員的獎,對他的實力有質疑,不出席便是他的態度。

這是松楊紅了后面臨的第一個輕視。

第二:大制作電影淪為跑龍套。

松楊獲獎以后,熱度不下,而且他的反微博粉絲是上千萬的粉絲,這就是流量,所以這個時候松楊的經紀人便覺得這個時候要乘勝追擊,費盡心思為送楊爭取了一個國際大制作電影的角色。

「這個國外電影一定要給我們拿下,我們松松一定要去啊。

台詞少無所謂呀,本來都說英語,就我們松松英語又不會說幾句,再說就他那演技怎麼跟國際巨星比啊。

到時候算我捧他還是害他,什麼獎項啊,你可別提了,水軍打投一直被質疑呢。

那不趁這個機會乘勝追擊,多拿點好資源,年輕藝人上來了,我們位置沒站穩怎麼辦啊。拜托,幫幫忙啊。」

這是經紀人偷偷打電話求人時候說的話,很不巧被松楊聽到了。

經紀人其實非常明白松楊是個流量明星,沒有演技,只有顏值,能夠翻紅是運氣,但是能夠紅多久就說不好了。

而經紀人現在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壓榨松楊,在她的角度上賺錢盈利才是王道,將來如果松楊對她沒用了,她可以捧新人,但是松楊的演藝生涯卻越走越窄了,甚至到頭了。

經紀人求爺爺告奶奶好不容易為松楊求來一個在國際大電影演男三的角色,說是男三,其實就是個跑龍套不起眼的角色,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價值更不會有什麼成長。

而經紀人其實也知道松楊沒有演技,能夠得到這個角色也是她費盡口舌,而且之前最佳男演員的獎項也不過是虛的, 根本沒有實力和可靠的作品站穩腳跟,而且這獎項背后網絡上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

面對經紀人背后對自己如此的輕視,松楊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在經紀人眼中原來自己一直不過是一個賺錢的花瓶,沒有演技,沒有實力,隨時都可以被拋棄的小丑。

而大制作男三的角色不過就是個龍套罷了。

所以當慣了男一的松楊根本不會在乎這個電影,同時他的自尊心也讓他自己必須做出改變了。

第三:松楊內心的不安全感。

雖然松楊有上千萬的粉絲,有人氣有流量,但是這些在網絡世界并不是長久的,所有的流量和人氣都是稍縱即逝的。

因為總會有新人冒出,而他在演藝界還沒有站穩腳跟就要面臨被新人代替的風險,根本原因是因為他沒有實力,沒有演技,沒有作品。

「星輝巨典的最佳男明星代表的什麼呀?它代表不了演技,代表不了榮譽,代表了一下虛火的人氣而已,一瞬間就沒了。

你覺得流量明星這四個字好聽嗎?我聽到這四個字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貶義詞,我聽到這個字都惡心,這對我來說是一種侮辱。

你再看看媒體對我的冷嘲熱諷讓我無地自容,這種前后受敵,腹背夾擊的感覺誰能理解?你能理解得了嗎?

而且我馬上快三十歲了,三十歲對一個演員來說意味著是什麼?我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實打實的作品能夠拿出來,告訴大家我是一個演員,我心里都是虛的我見到別人。」

這番話是松楊對自己經紀人的一番心里話,他的經紀人堅持他跑通告,上真人秀,出演打龍套的電影。

其實也理解,因為經紀人要考慮利益,但是她忽略了演員的成長,而關于這一點松楊自己內心也是非常清楚的。

這麼多年自己一直有人氣有流量,但是網絡上對他演技的質疑聲音一直不斷,其實最關鍵的不是別人的質疑,而是松楊自己非常清楚這麼多年自己沒有一個站得穩腳的作品,這才是松楊內心一直是虛的真相。

也是松楊在三十歲突然轉性想要演話劇的原因,因為一些安全感是需要靠實力獲得的。

松楊的虛偽和浮躁

松楊因為外界的輕視,質疑,內心的不安全感,所以才會答應出演話劇。

因為他本身就是話劇演員出身,但是他在話劇院并沒有待很久,所以他的演技說不上太差,但也算不上很好,所以雖然現在他有流量有人氣但是沒有作品。

現在的松楊迫切需要一部作品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而這個時候昔日的話劇院給自己拋來一根橄欖枝他非常感興趣。

而且還是和自己的恩師合作,還是一部非常好的本子,松楊太需要這個機會了,因為一旦成功了,他不僅僅可以完成從流量明星到實力演員的轉變,改變媒體對他的看法,同時更能將自己的出身話劇演員這個身份坐實。

所以松楊想盡一切辦法表達自己合作的誠意,讓恩師接受自己,同時盡最大的努力說服經紀人。

最后松楊終于成功了,但是習慣了燈光聚焦,習慣了鮮花和掌聲,習慣了自己一直以來是男一號的這個身份。

所以雖然他愿意去沒有名氣的話劇院,愿意和沒有名氣的話劇演員合作,但是他內心依舊還是浮躁的,是沒有徹底沉下心的。

到底還是年輕,瞧不起國際大制作電影的打醬油角色,又怎麼可能甘心去出演沒有名氣的男二劇本呢?

所以最后松楊終于說服了經紀人讓自己出演話劇《父與子》,同時給了自己兩個月時間。

但是經紀人多了一個條件,那就是: 松楊要從男二變成男一,而且要絕對的男一號。

其實剛開始看起來松楊是不同意經紀人改劇本,其實內心深處他是贊同的,因為他并沒有嘗試真正去說服經紀人。

之前那麼多困難,他都說服了經紀人,而且能夠在經紀人面前應對自如,便說明松楊是有能力改變經紀人的想法的。

但是這一次他并沒有努力,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他想當男一。

最后經紀人說:「這世上就沒有改不了的劇本!」

這句話其實也是松楊內心的真實寫照。

他不敢親口說出這句話,是因為對方是他的恩師,他無論是顧于臉面還是情分都開不了這個口。

因為他知道這個戲,他的老師費了多少心血,也知道他的老師奮斗了一輩子需要這個戲來證明自己。

但是他覺得自己演二,整個戲份只有全劇的四分之一,他覺得這點戲份不能證明他的演技,更會讓觀眾覺得他不過是在玩玩而已。

所以他擔心自己會失敗,于是他想要男一,想要更多的戲份證明自己的實力。

所以這一次他沒有組織經紀人的這個要求,而是私下去找了恩師的女兒沫沫,跟她說:「《父與子》是因為我答應了況南姍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很難說,其實我今天叫你過來,我就是想讓你幫我跟老師那邊說一下。因為這個如果我親自去說的話,真的,我實在是很難開口。

《父與子》我得演男一,這是我上《父與子》的條件,這個條件是況南姍提出來,如果我要上我就必須得演男一。」

說到這里,沫沫也明白了松楊的弦外之音:「你的意思是讓我回去告訴我爸,你們的意思要把男二改成男一對嗎?」

松楊一直強調自己很想出演這個戲,而這個條件雖然很無理,也說不過去,但是他強調這是況南姍的意思,如果自己不答應就無法參演這部戲。

松楊表現自己非常為難,沒有辦法,因為他希望沫沫能夠幫他。

他之所以有底氣來找沫沫,是因為他對自己的自信,在他心目中自己是流量明星,有著上千萬的人氣,而自己恩師的話劇院不過是個沒有名氣的話劇院罷了,自己的恩師更是這麼多年一無所有。

而話劇院找到自己也是因為他們需要自己這個流量明星來給他們票房和關注。

這就是松楊的底氣。

而他之所以不敢親自跟老師說,是因為他內心深處還有僅存的那一點恩師情分,因為他知道自己需要恩師來帶自己,需要這次的磨礪機會。

無論松楊如何解釋自己左右為難和無奈,但是沫沫還是一眼看透了松楊。

她說:「你也想演男一對嗎?」

這個時候了,松楊還在狡辯,他說:「但是我真的沒辦法,你能理解我嗎?」

聽到這里,沫沫看透了松楊的虛偽,她說:「松楊,學藝先做人,這是我一個外行都懂的道理。

你現在紅了就可以為所欲為,搶你老師的戲了?就算時代再變,演員再紅,尊師重道這四個字是不會變的。

男二改男一,虧你想得出來。我再送你兩個字:虛偽。

沫沫說的沒錯,松楊是虛偽,他仗著自己現在紅了,不惜改劇本,搶老師的戲,嘴上說自己想要學習,想要好好磨礪演技,實際上內心深處還是非常的浮躁和虛偽,自私的。

因為他紅了,習慣了自己是男一,卻忘記了所有的實力派演員都是靠從小角色開始磨礪的。

他覺得只有自己出演男一才能證明自己的演技,但是他錯了,不是男一能夠證明自己,而是任何小角色能夠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實力。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男一,但是有永遠出色的小角色讓人無法忘記,讓人記憶深刻。

而松楊在演藝這條路還需要成長,需要放下自己的身段,放下虛榮和自私,放下虛偽的面具腳踏實地才能真正在這個圈子里站穩腳跟。

這個道理不僅僅應用在演藝圈,其實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腳踏實地的同時仰望星空,不忘初心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寬。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