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漢燦爛》直到蕭元漪「抗旨拒婚」,我才懂她為何不理解程少商

wang 2023/02/14 檢舉 我要評論

凌不疑終于拜托圣上代行長輩之職,向程家進行了提親。然而蕭元漪卻寧愿抗旨,也要拒絕這樁婚事。

要知道,抗旨,在古代可是大罪。更何況,她抗的還是多少人家求都求不來的一樁美事。不僅如此,她還當著所有人的面把自己女兒說得非常不堪,就為了證明程少商配不上凌不疑。此種迷惑行為,讓不少觀眾都質疑蕭元漪到底是不是程少商的親媽。

事實上,蕭元漪對程少商的態度,從一開始就不像親媽,因為她從來沒有像親媽那樣試著去理解自己的女兒,而只是一味對她進行斥責、貶低。

當然,在這之前,我一直覺得她是因為缺失了程少商的童年而內疚和心急,從而急切地想要把程少商這些年欠缺的教育給補回來,直到她「抗旨拒婚」的這一幕,我才懂她不理解程少商的真正緣由。

缺失。

蕭元漪生下程少商的當日就隨程始一起奔赴戰場了,在之后的15年里她在程少商的生活中都是缺失的,這在她與女兒的感情和溝通上的確都會有所影響。

所以當蕭元漪回來后看到程少商的頑劣和小聰明,她的第一反應就是覺得程少商「心術不正」,被教壞了,而不是想把女兒摟在懷中,心疼她,親近她。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她對程少商,沒有那種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母女親情,她只是用理智告訴自己她是程少商的母親,她對她負有責任。

這其實跟我們當下強調的孩子小時候一定要生活在父母身邊的觀點是不謀而合的,當然我們在強調這個觀點的時候,更多地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6歲以前是孩子的情感撫養和性格教養的關鍵期,只有留在父母身邊才能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并形成好的性格。

可實際上,童年時期父母與孩子分離,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也會導致父母在情感上與孩子疏離。我們所說的親情,一部分來源于血緣,但更多的,是在日常相處中培養出來的。

一個母親從生下孩子后就沒再見過她,沒體會過她第一次學說話第一次會走路時的欣喜,沒經歷她第一次摔倒第一次生病時的心疼,她對她的全部感情,都僅憑著天然的血緣來維系,哪里會有發自內心的親切感?

當親情只剩了責任和義務,缺乏理解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但對于蕭元漪來說,這并不是她不理解程少商的關鍵。

因為如果她是一個足夠明智的母親,她就不會在缺失了這麼多年后一味急著去糾正程少商的「壞習慣」,更不應該去斥責貶低她,而是應該首先去培養她們之間的母女親情,那樣的話,她們也會慢慢彼此理解的。

她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呢?原因是她對自己太過于自信,又或者說她太過于強勢。

強勢。

很多母親對孩子的愛,都是強勢的。我覺得你吃這個對身體好,你就得吃;我覺得你那個朋友會帶壞你,你就不能跟他交往;我對你的戀情不看好,你就得分手。

母親總是以為孩子好的名義,來試圖干涉控制孩子生活中的種種選擇,這就是強勢。可是母親又總有這樣的自信,覺得自己一定是對的,孩子一定是錯的,因為她的閱歷比孩子多。

蕭元漪本質上就是這樣一個母親。她一見到程少商,看到了她耍小聰明,就認定她習慣不好,有太多歪心思,于是堅定地把程少商當個「壞孩子」來糾正和教育。

在程少商的婚事上,她依然如此。當初她阻止程少商嫁給樓垚,是因為樓家關系復雜,樓垚性格懦弱,怕護不住程少商,這種想法沒什麼問題。

可是到了凌不疑,她依舊不認可這門親事,因為凌不疑的家世比樓垚更復雜。可是凌不疑跟樓垚是不同的,樓垚護不住程少商,但是凌不疑可以。

蕭元漪自己有著不錯的婚姻,她跟程始伉儷情深,就連婆婆程老太都要吃她的醋,她不會不明白,以凌不疑的性格和為人,若是真愛一個女人定然能夠護她周全,不讓她受到委屈。

而她之所以寧愿抗旨都要拒婚,一方面是因為她不想讓女兒嫁入這麼復雜的家庭,更重要的卻是因為她不信凌不疑能深愛程少商一生。

她為什麼不信?因為她覺得程少商身上有太多缺點,根本配不上凌不疑,現在凌不疑想娶她,只是對她不夠了解。這就是蕭元漪邏輯上的自洽,也是她作為母親的自信和強勢。

她想當然地覺得拒了這門婚事是為女兒好,不惜當著那麼多人的面來貶低損毀女兒,從沒站在女兒的立場上為她想過,她以后將如何面對那些人。

正是因為她這樣的強勢,才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從而也不覺得她有什麼必要去理解女兒,這才是她不能理解程少商的最關鍵原因。

母愛。

很多人都會覺得,母愛是天生的,母親生下一個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去愛她。可在我看來,這是站不住腳的。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一個母親總共生了兩個孩子,一個從小帶在身邊,另一個從小分離,那麼她對這個帶在身邊的孩子,會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而對另一個孩子,就會有很多顧慮,當這個孩子回來的最初一段時間,她會感覺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去愛他。

蕭元漪對程少商,就是這樣一種狀況。

當然了,并不是說這個母親就永遠都不會對這個孩子親近,不會愛他。而是說,她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跟這個孩子培養出正常母子之間的親情,然后才能投入正常的母愛,正常的教導。

可是蕭元漪的強勢,卻讓她沒辦法經歷這個環節,這就會導致她跟程少商之間沒有母女的親近感,只有她作為母親的威嚴感和壓制感,這樣只會讓程少商越來越叛逆,而她對程少商也越來越不滿,她根本沒辦法理解女兒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父母其實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他們不明白自己對孩子那麼上心,孩子怎麼就不明白他們的苦心。

那是因為,父母想讓一個孩子聽話并不難,但想讓孩子打心底里認同你的話,你必須讓他對你有足夠的親近感和信任感才能實現。你不試著去理解孩子,光想著用自己的強勢、威嚴去控制孩子,這或許能讓他一時聽話,但長遠來看,一定會適得其反。

我無意否定蕭元漪的母愛,但我們必須看到,她這種愛的方式是錯誤的。

正確的母愛,不是仗著自己的閱歷去給孩子貼標簽,不是去貶低打壓孩子,更不是以強勢的姿態去控制孩子。而是去理解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用你的愛讓孩子對你產生真正的認同和敬重。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