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商決定入長秋宮陪伴皇后的時候,對蕭元漪說了這樣的話:
阿父阿母當年收到軍令奔赴孤城,也是這般將我留在家中,對嗎?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嫋嫋今日,明白了。
在「忠」和「孝」之間,程少商選擇了「忠」。
然而她的忠,對于皇後來說,亦是孝。
程少商從皇后身上,感受到的是母愛。
從出生的那刻起,她就被迫與父母分離,程少商十幾年的成長歷程中,她的母愛一直是缺失的。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哪一種愛是最不可或缺的,那一定是母愛。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到六個月這段時間,跟母親是處于共生階段的,他覺得自己就是母親,母親就是自己,六個月以后,才慢慢形成自我的概念。
而在三歲之前,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不存在溺愛這樣的概念的,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母親對孩子的愛越多越好,怎麼愛孩子都不過分。
那麼,如果在這個階段母愛缺失了,會怎麼樣呢?這就容易導致孩子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在感情中容易缺乏安全感,對愛有著過度的渴望。
那些童年缺失的母愛,孩子總是渴盼著能夠以某種方式彌補回來,但遺憾的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不可替代性,你錯過了那個階段該有的經歷,以后即便彌補,也達不到該有的效果了。
十幾年后,程少商的父母回到了她的身邊,她本以為自己可以跟別的孩子一樣享受到父母對她的愛了,可是蕭元漪卻對姎姎比對她更好,這無疑是給了她第二次傷害。
所以跟凌不疑定親后,皇后讓程少商入長秋宮學習禮儀,程少商眼里看到的皇后,是比母親還慈愛的慈母。皇后也從不避諱她對程少商的偏愛,這讓自小受盡冷眼和欺壓的程少商第一次嘗到了被偏愛的滋味。
她從蕭元漪那里沒有感受到的母愛,從皇后身上感受到了,這種對愛極度渴望的孩子,一旦她的渴望得到了某種滿足,她內心的觸動和感激也會比普通人更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她毅然決定入長秋宮陪伴皇后的原因。
她嘴里說著她選擇忠,可只有她和皇后清楚,她的盡忠,亦是盡孝,她和皇后之間的情分,早已如同母女。
十幾年前,蕭元漪就已經「失去」了程少商。
蕭元漪在程少商走了后,意識到她是想要把自己留在冷宮,不會再回來了,于是她駕車追趕,在宮門外,蕭元漪失聲痛哭,嘴里說著「阿母錯了,阿母對不起你。」這個時候,她腦海里想到的,竟是這十幾年的過往。
從當初決定把她留在家中,到回來后看到她的虛弱不堪,從憂心她被葛氏教得心術不正,到夸贊姎姎比她更好,蕭元漪或許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后悔過。
在這里,鏡頭給了程少商一個特寫,她含淚閉上了眼睛,卻自始至終沒有多余的動作和言語,然后,宮門慢慢關閉。這就是她給蕭元漪最明確的答復,一切都是無法重來的,那些傷痛和遺憾,彌補不了。
也是從這一刻起,蕭元漪意識到,她從情感上,真的失去了程少商。可實際上,早在十幾年前,她選擇把她留在家中的時候,她就已經「失去」了她。
當然,這個「失去」,不是指形式上的失去。而是在那些看不見的地方,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失去。在以后的日子里,哪怕程少商嘴上叫著「阿母」,對她履行著該有的敬重和孝道,可她內心里,卻覺得皇后比她更像母親。
我特別認同李玫瑾教授總結的人的心理發展的四個階段: 0到3歲,是情感撫養的階段,3到6歲,是性格教養階段,6到18歲,是能力培養階段,18歲以后是自我修養階段。而一個母親,缺乏了孩子成長的前十幾年,孩子的情感模式和性格特點都已經定型了,這個時候再來糾正和彌補,很顯然已經于事無補了。
蕭元漪說的那句「我錯了」,不僅僅是對她當時丟下程少商的懊悔,更是對她回來后對待程少商態度的愧疚。雖說程少商選擇入宮陪伴皇后也是一樁美事,可站在蕭元漪的角度上來看,這就是她作為母親的失敗,也是她對女兒無法逆轉的傷害。
蕭元漪的經歷,對父母們的警醒作用。
我常常聽到一些父母在訓斥孩子的時候,會說這樣的話:「我們沒缺你吃沒少你穿,你還有什麼不知足的?」說真的,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就會覺得特別悲哀。
父母之于孩子的意義,絕對不只是給了他生命、讓他吃飽穿暖就夠了的,那些情感和心理上的撫育,才是更加不可替代的。
父母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如果給予了良好的愛和陪伴,給出了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那麼不僅是孩子一生受益,父母也能從孩子身上得到該有的情感回饋。
相反,如果父母在孩子最需要他們的時候缺失了,那麼以后無論怎麼彌補,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更何況,大多數不懂得自己對于孩子童年重要性的父母,也必然不懂得如何正確對待缺愛的孩子。
《星漢燦爛》中的蕭元漪就是這樣的。蕭元漪缺失了程少商的童年,已經給她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創傷了,可是回來后,她又對她進行貶低打壓,這就促使程少商在情感上對她更加疏離,也加重了程少商對母愛的渴望。
不可否認,蕭元漪本質上是希望程少商好的。但也不得不承認,她這種做法,就是錯誤的。她和程少商之間空有母女的名分,卻無多少實際的情分,因此,當程少商遇到了能給她母愛般的呵護的皇后,她便也產生了比對母親更親近的情感。
你看,蕭元漪的經歷,給了父母們怎樣的警醒呢?
我們必須要明白,父母愛孩子,不僅僅是體現在物質上的滿足,更應該重視情感上的呵護。我們也必須明白,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父母都是有其獨特的意義的,你錯過了,或者在這個階段做錯了,就會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
為人父母,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愿我們,能夠始終堅持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