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劇中,有一種類型劇,讓人又愛又恨:古裝探案劇。
早些年,古裝探案劇里「神劇」頻出,出一部火一部,有些甚至至今還是收視王牌。
一部《少年包青天》,不僅收視亮眼,更讓「暴雨梨花針」、「隱逸村干尸」等經典段落構成觀眾童年陰影。
《神探狄仁杰》系列不但打出了一副收視王炸,更塑造了一個史上最經典的狄仁杰。
2005年的《大宋提刑官》,已經火了足足17年,至今仍是許多觀眾心中的經典,劇集無論劇情、表演還是主題深度,足以吊打大多數古裝探案劇。
但隨著劇作套路化和模式化的泛濫,古裝探案劇也迎來了低谷。
流量時代的各種影視亂象,也出現在這種類型中,隨著甜寵劇和古裝探案劇合并,調色全靠濾鏡,形象全靠磨皮的討巧制作,也讓這些劇集質量迅速下滑,工業糖精成分越來越多,內容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
直到去年的一部《唐朝詭事錄》,終于憑借遠超預期的品質將古裝探案劇重新送上高峰。
但在《唐朝詭事錄2》開播前,古裝探案劇就這樣了?《狂飆》將當代刑偵題材帶到飛起,古裝探案劇就只能靜靜看熱鬧了?
關鍵時候,鵝廠出手了。
不聲不響,直接空降播出10集《君子盟》,
而且一上來就拿下全網熱度第一,一看時間,6小時。
一部雙男主領銜的古裝探案劇,何以在《狂飆》等爆劇的夾擊下殺出重圍?
怒刷10集,發現這部劇,跟其他的古裝探案劇還真不一樣,能不能和《狂飆》一教高下暫不好說,但這劇絕對不簡單。
古裝、懸疑、探案、奇幻、雙男主,真能混搭?
混在一塊出來得是啥效果?
不得不說這劇真敢玩。關鍵是,還讓它玩成了。
01、既有懸疑又有破案,一場戲,立住兩大主角,這劇入戲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比起其他的探案劇,《君子盟》的切題,十分利落。
別的古裝探案劇的開場,多半先鋪墊角色,交代背景,徐徐圖之。
《君子盟》不一樣,它巧妙將「懸疑」和「主線故事」元素融合在一起,以探案切入,引雙雄對決,漸漸轉到主線。
開場,就是一場偷天換日。
當朝禮部侍郎蘭玨,意外與屬下出現于市井客棧中,目光對準了集市上的情報販子洪羅。
客棧酒樓人流往來如織,道路中穿行著的,是牽馬的行人,來往的小廝。
而蘭玨要的,是洪羅身上一封自己寫給敵國的密信。
為查明父親勾結外敵的冤案,蘭玨以私信穿針引線,試圖引出真兇,但信一旦落入他人之手,則他必然百口莫辯。
所以必須先下手為強,問題在于,信藏在何處?
探。
以市場買賣探之,不在袖中。
竹竿打落帽子,不在帽中。
假裝認錯人,再以手擦拭,也不在懷中。
沒轍了?蘭玨淡定飲茶:以計驚他一下。
下一秒,一人慌慌張張抱住洪羅,接著身后有人追賊,洪羅下意識護住綁在腰間的一枚珠子。
找到了。
好一段開場戲,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男主輕言細語之間,大將之風已現。
不事聲張,目的達到。
設定沒有落俗, 智商+1。
但探信不夠,關鍵要取信。
如何取?智取。
洪羅一行進入客棧中,正中蘭玨的安排。
客棧中,舞女舞姿曼妙婀娜,瞬間吸引洪羅的目光,正好下手。
但洪羅戒備心很重,玩樂之間,不忘護珠。怎麼破?
蘭玨屏氣凝神,回憶起剛才洪羅一行與門口賣面小哥的口角——正好利用他破局。
小哥是誰?正是本劇另一位主角——張屏。
張屏被人訂了一碗面,面二文,加蛋三文,他端著面送去,進酒樓一看,正是剛剛與自己起爭執的洪羅。
他找洪羅要面錢,對方將面直接打翻,雙方爭執間,洪羅一模腰,珠子沒了。
好一招移形換影。
巧妙+1。
到這里,蘭玨的聰明才智已足以讓人嘆為觀止,該張屏出手了。
在酒樓掌柜拜托下,也為自己洗清嫌疑,他出手斷案,很快理清頭緒——自己被利用了。
接下來,是一系列極限推理——洪羅腰帶的劃痕、小廝袖口油漬和舞女手上的淚痕,一切都顯示,剛剛這里出現了一場偷梁換柱。
但盜珠者還沒來得及將珠子轉出去,珠子還在酒樓內,在哪?
憑借魚腥味的線索,他迅速找出了珠子所在——一盤鰱魚的魚眼。
到這里,故事講得簡單高效,毫不拖沓。
兩大男主雖未碰面,對決已經展開。每當張屏猜中一記,二樓包廂的蘭玨臉色就變一次。
到最后整個計劃被對方合盤托出,不但到手的珠子沒了,還順藤摸瓜查到自己這里。
好一出查案競速,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等張屏等人追上二樓,恰好看見有一輛馬車跑了。
張屏一通猛追截住馬車,拉開簾子一看,才發現中了對方聲東擊西之計。
而蘭侍郎就在另外一個包間里看戲。
這場對決,雙方戰成平手,一個被對方看破手腳,但最后巧計脫身。
另一個被對方利用取信,但最后幾乎完成破局。
雙雄智商在線+1。
到這里,故事已悄悄帶觀眾入戲,一出探案懸疑劇,悄然鋪開。
雙男主的針尖對麥芒,蘭侍郎的密信,從一開始,就營造出山雨欲來的壓迫感。
被盜走的密信,死咬住自己不放的張屏,令蘭侍郎開場就陷入危機。
兩大男主出場,人物關系也基本交代。
還順便,把幾位主要角色的初人設立下了。
蘭侍郎,溫文爾雅又機關算計。
張屏,莽撞單純又機智過人。
這開場,不注水,不拖沓,還能在懸疑部分拍出亮點。
并且將探案和懸疑元素融合在一起,開場就引出了蘭侍郎父親通敵冤案,以及他自己也被算計的劇情。
以懸疑開局,用探案破局,以群像立局,故事節奏明快,矛盾沖突扣人心弦這,部《君子盟》,有那味了。
接下來,就看禮部侍郎蘭玨和案癡少年張屏,如何在陰差陽錯間攜手共同解決疑案。
我算是徹底入戲了。
02、一場懸案,三番攻守,智斗燃,節奏快,探案劇見真章了
高智商對決,是我對劇集的直觀印象。
故事正式一開始,先埋下了懸疑。
奇案,邪。
蘭侍郎生辰夜宴,大宴禮部官員,其實是意在夜宴之外,禮部尚書退休在即,兩位禮部侍郎競爭激烈。
對手郭侍郎更是對他虎視眈眈,欲除之而后快。
這場夜宴真正的重點,就是給老師禮部尚書送禮。
京城首屈一指的酒樓內,張屏也赴宴而來,想要找他討一個公道,卻被大廳里的傀儡戲吸引。
好一出驚奇好戲。
京城第一名伶被機關從高空放下,五位歌女戴著面具身著紅衣在地面起舞,大廳四周又有助手以煙火營造電閃雷鳴的效果。
真正的沉浸式戲劇。
但今天的戲碼格外不同。
舞至[高·潮],空中的歌姬謝好忽然渾身起火,歌女尖叫躲閃,人群亂成一片。
更驚悚的是,隨著的起火的歌姬一同出現在台上的,還有兩張大寫的橫幅,矛頭直指罪臣之子——誰?
蘭玨。
顯然,今晚這出大戲,矛頭對準的就是他。
很快,第一個意外發生——被蘭侍郎支到外地的勁敵郭侍郎意外歸來,顯然來者不善。
好在負責查案的刑部侍郎,正是他的知己好友,正當蘭玨試圖控制事態,更令眾人震驚的第二個意外出現了——酒樓最尊貴包廂里傳出聲音,其中做著的,正是大雍朝真正的掌權者——當朝太后。
而在太后問話中,被當成嫌犯的張屏現身,一番分析引得太后欽點——所有人留下,當晚必須查出真相。張屏獨立查案,直接向她匯報。
好一個boss「直聘」。
不得不說,開頭的氛圍感拿捏得極其精彩。
眾目睽睽之下,歌姬離奇被燒死,而更可怕的是,似乎已經有人搶先一步拿到了密信,而且準備將之公之于眾。
這懸念,這節奏,瞬間就拉起來了。
至此,今晚這出大戲,謎題浮現,解謎者,當然兩位男主。
三輪攻守,第一輪,男主被逼入死角。
命案只第一層。
往下看,則是命案之下,不知名的對手手握的殺招:蘭侍郎的密信。
案要查,密信要奪,奇情交錯,卻不能徐徐圖之。
要快。
一番查看,蘭侍郎已經心中有數,一位台上的歌女含煙,顯然與郭侍郎有私,一個名貴琵琶一首情詩說明一切,保胎藥則說明歌女含煙珠胎暗結。
但歌女為了情郎死不承認,而張屏的調查也在接近密信,更麻煩的是,酒樓外一名乞丐被人指使,手握伸冤對聯出現在人群中,矛頭徹底指向蘭侍郎。
大局已定?第二輪,主角團反擊。
張屏終于發現了傀儡殺人機關的訣竅,有人偷換了她的頭油,然后偷偷殺人,再以頭油引燃。
太后當場問話下,歌女含煙當場招認殺人,又交出了關鍵證物——密信。
蘭侍郎完了?反轉才剛開始。
蘭侍郎被帶下去的瞬間,指認密信造假,密信為左撇子所寫,而滿朝文武,用左手寫字且有動機構陷蘭侍郎的,正是與歌女有私的郭侍郎。
被帶上來的郭侍郎當場否認與歌女有情,卻一舉激怒含煙,含煙當場翻供,指認自己是被王侍郎指使,誣陷蘭鈺。
真相大白了?
好像是。
但還有第三輪,奇案反轉。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就在大隊人馬返回之時,真正的真兇已經被擒,不是含煙,而是在場的另一位舞女。
直到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前面這麼久的鋪墊,其實就是為了反轉。
郭侍郎和含煙有私是真,他是卑劣小人是真,密信也是真的存在,但殺人者不是含煙,布局者更不是郭侍郎。
而是另有其人。
所有一切,都是蘭鈺情急之下重組的一個故事,他所利用的,不過是含煙對負心漢郭侍郎的恨。以及,被他步步引入局中,無形中為他洗清嫌疑的張屏。
這出大戲,確實熱鬧,各路人馬,紛紛匯聚,所有勢力,明爭暗斗,小小的酒樓中,暗流涌動。
各路矛盾,匯在一起,矛頭所指,都是蘭鈺,稍有不慎,就會人頭落地。
但三輪攻守,雖然政敵和不明身份的對手步步緊逼,太后對他有疑,但蘭鈺次次化解,并最終成為贏家。
這一番探案的機鋒、心理的博弈和智斗的攻守,頗有優秀探案局的風骨,奇情案件,背后都是數不清道不明的因果相生;魑魅魍魎,皆為人心所向。
整個氣氛劍拔弩張,但有驚無險,讓人看得過癮,也演出了官場博弈下的幽微人心。
順便說一句,上文中的謎案,後來還有反轉。
以為大局落定的蘭玨,後來命懸一線,救他者,竟是他的死對頭張屏。
而故事線索,還拼起一個環環相扣的陳年陰謀:蘭鈺父親的通敵冤案。
人心、官場、羅織罪名、幻術斗法、雙雄智斗……這出探案劇,入味了。
03、主角人設飽滿,三位配角演技驚艷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觀感,是因為《君子盟》抓住了古裝探案劇的兩個重要內核。
一是懸念迭出的故事。二是帶觀眾入戲的演員。
本劇男主,各具特色。
先說井柏然飾演的蘭鈺。
關鍵詞:雅。
之前井柏然憑借《微微一笑很傾城》等作品出圈,以飾演陽光帥氣的大男孩著稱,但這次他的表現超乎想象的穩。
他他飾演的蘭鈺人設與原著高度接近,都是翩翩公子,儒雅得體,舉手投足都是名門大家的清冷高貴。
井柏然演的清爽不做作,生動不油膩。
最關鍵,一個「貴氣」演得好。是「陌上人如玉,君子世無雙」的氛圍感。
更好的,是他演出了禮部侍郎禮字之下的東西:傲嬌腹黑,心思極重。
從在酒樓中運籌帷幄,教科書式的送禮,
到面對危局從容應對,處處顯示成竹在胸,當他指使手下除掉張屏時,眼神中又露出一股寒光,井柏然的表演,讓人放心。
再說宋威龍飾演的張屏。
宋威龍憑借《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為觀眾熟知,顏值受到公認,但古裝劇顏值和他的演技一樣備受爭議。
本劇中他飾演的張屏相比原著中的探案狂魔、知世故而不世故,可謂人設大變。
突出了一個:呆。
面對位高權重的蘭侍郎,他直接正面回懟,個性相當鮮明。
你有你的精心算計,我有我的查案大計。
應該說這種愣頭青人設,倒也彌補了宋威龍表演上的不足,目前看雖然張屏自帶金手指「鏡花水月」催眠術太讓人想起河神的點煙辯冤,宋威龍也不算把張屏的聰慧與呆萌反差感演繹得很好,但總體演出了那份又憨又執著。
演技不夠,人設來湊。
除了性格、觀念皆不對盤的雙男主之外,幾位配角也為本劇增色不少。
開頭10集就有3位配角秀出了優秀演技。
第一位,洪堯飾演的王硯。
許多觀眾發現,感覺墨聞(王硯)×佩之(蘭玨)比主線CP更好嗑,井柏然還是井柏然,關鍵顯然就是洪堯飾演的王硯。
洪堯之前最出圈的角色是延禧攻略里的弘晝,劇中他的演技發揮不俗,這次他飾演和蘭鈺情同兄弟的刑部侍郎,說話辦事干脆利落,氣場強大,目光如炬,演這個角色游刃有余。
第二位,師悅玲飾演的太后。
師悅玲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曾與袁泉等人并稱中戲四小花旦,後來成為中國優秀的話劇演員之一。
這次她飾演的太后出場就氣場強大,輕言細語之間殺氣畢露,每句話都意在言外,一句提點堯不要偏袒蘭鈺的「這也太有的放矢了」,直接引爆彈幕,實力派一本正經搞笑太好笑了。
師悅玲塑造這個角色的特點是四兩撥千斤,這麼演太對了。
第三位,郭丞飾演的陳籌。
郭丞是近年崛起的青年演技派,2019年他在《陳情令》里他出演了藍景儀一角,可以說是姑蘇藍氏難得的碎嘴子里,遇到誰都敢上去懟兩句。
懸疑劇《回來的女兒》里,他飾演的程威堪稱愣頭青,卻憑借喜感和講義氣,收獲不少人氣,郭富城同款造型還有幾分帥氣。
這次他飾演的陳籌也是喜劇人人設,堪稱悶葫蘆張屏身邊的調節劑,有他在戲就活了。
除了這三位,還有汪鐸、張舒淪 、張志忠等助陣,尤其汪鐸的角色,令人一整個期待住了。
04、探案驚心動魄,智斗、懸疑精彩,本劇有改寫2023古裝探案劇天花板的潛質
從一口氣放出的10集看,《君子盟》顯然不是傳統的古裝探案劇。
和《唐朝詭事錄》一樣,該劇也不按套路出牌,對傳統古裝探案劇做出了突破和創新。
首先它融合了探案和雙男主類型元素,讓君子相交和探案有機結合,既能看到面子,也能看到里子。
其次,它也是走的質感懸念大劇的路子。古裝探案劇的特點是什麼?
節奏緊湊,不注水。
《君子盟》幾乎沒有廢戲,基本三集一個案件,單元劇外表下,案與案之間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勾連著一條主線:蘭鈺為父親洗冤。
在影像質感上,對觀眾而言也是一種享受。
類似張屏催眠蘭玨尋找記憶中的心魔的場景,導演很會利用光影的變化,以及符號化驚悚元素的展現,來營造出懸疑和驚悚的氛圍。
很多鏡頭的設計非常考究,也就是所謂的「電影感」。
劇集的制作也充滿古意,劇中提到的「春砂仁」、「艷山姜」等,不僅是作為古裝道具,也作為劇情元素融入劇中。
劇集既有奇案之疑,也有朝堂之爭,錯綜復雜的勢力,與各種線索的交織,讓《君子盟》更有魅力,也能吸引著觀眾一直追下去。
當然要說瑕疵也有,比如雙男主化學反應不足,故事為了懸疑而懸疑鄧等。
但瑕不掩瑜,古裝探案劇是我們國家特有的劇集種類,向來有著龐大的收視群體。
拍得好,容易火,拍得爛,也容易被觀眾一棒子打死,從這個層面看,不能指望一部《唐朝詭事錄》復興整個類型,《君子盟》的主創,能有這樣的心思對古裝探案劇做出改進,值得期待。
說到底,一部古裝探案劇,如果劇情只是為了反轉而反轉,那不過是疲憊的腦筋急轉彎。
《君子盟》的好看,是設下如此大一個局,以君子情義和懸疑暗度陳倉,君子耐看,懸疑抓人,還能在不刻意煽情的情況下,用故事中的君子之氣打動觀眾。
真正的好劇,不需要旁門左道,故事講好了,就足夠「破案」。